细节决定成败,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

摘 要

  尽管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尤其是在网络上能够看到很多人一直都在呼吁给孩子减负,但是咱们实话实说,多数情况下其实这些呼吁减负的往往都是呼吁给被别的孩子减负 反而是对自己的孩

尽管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尤其是在网络上能够看到很多人一直都在呼吁给孩子减负,但是咱们实话实说,多数情况下其实这些呼吁减负的往往都是呼吁给被别的孩子减负 反而是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校内减了校外补”。


这不是说这些人的孩子就一定都会在外面上辅导班什么的,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随着一方面父母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其实很多时候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情都是以父母为主导的——即便是很多上过或者正在上以及将要上各种辅导班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是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

从上什么、为什么上、在哪上到怎么上等等所有的问题他们都是思考的非常通透,对他们来说,各种班不过是对孩子进行的一种补充教育,甚至很多时候其实他们自己就能够给孩子提供不输于辅导班教授的内容,只不过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太忙了、比如想知道孩子跟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比如想让孩子有一个学习的氛围、开阔视野的机会等等使得他们最终还是花钱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现实中那些说自己孩子从不上辅导班然后成绩多么好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你很少会看到这些人会说“我自己辅导孩子”的

而现实中父母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情已经是非常非常普遍的现象了。

不管是超前学习,还是拓展学习,又或者就是围绕着课内的学习,在很多地方都有父母们的身影。

而且你会发现几年的“陪读”下来之后,很多父母已经表现得非常专业,甚至去一些机构当个老师也是可以绝对胜任的。


而随着这几年上上下下对“家庭教育”的宣传,也使得更多的父母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把很多精力投入到孩子教育中来。

但是我们知道,多数父母其实并不是专业的,很多人更多的时候要么是依靠自己的过往的经验来教孩子,要么是一遍学一遍教孩子,只有极少数人本身因为就是从事教育相关工作,所以才会更专业一些。

因此这就必然会造成了一些父母在日常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也会走一些弯路。


今天我这里就分享几点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误区,希望能够给那些辅导孩子的父母们一些积极的帮助,不是说我说的就一定是对的,但是我希望通过我提出来的这些问题能够引起更多父母的思考,避免因为我们考虑不周而使得我们辅导的效率、效果打折扣。

注意角色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非常的“霸气”,过于“以我为主”了。

我想提醒的是无论我们自己能力有多强,除非我们决定不让孩子接受体制教育,比如在家学,否则如果你还准备让孩子上学接受学校教育的话,尽量要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有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小学阶段的确很多父母可以包办了孩子的语数英等全科学习,但是上了初中呢?

最难的不是父母还会不会、能不能做到包办,而是孩子们到时候就没多少额外的时间了,大量的时间都得应付课内的学习、作业,所以到那个时候无论你是否愿意,孩子们都必须得以校内学习为主,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能够因为之前过于超前而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相对可以自主安排一下,但是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时间其实也是有限的。

而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以父母为主,那么到了初中就真的可能会无法适应那个阶段的学习节奏了。


除了这个问题,家长要注意不要轻易破坏孩子校内知识的结构体系。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对校内的一些知识点没有理解,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去理解校内的讲解,而不是说不理解没关系,我们直接给孩子换个方法是去理解——除非是你确信孩子的老师能力确实很差,否则一定要相信老师们的教学都是体系化的,所以理解好老师讲的是一定会对孩子后面学习更有积极意义的。

家长们可以通过补充、拓展等方式启发孩子更多的思考,但是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自己比他老师更厉害


尽管这对一些家长来说容易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是这一定会影响孩子在学校内的学习的。

毕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孩子觉得老师不如我们,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孩子在学校不认真学、不认真听的问题发生,从整体上来看,这必然是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效率提升的。

输人不输装备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个“买买买”的误区。

只要有人说某本书好,某本教辅好,某个课好 那么就一定会有家长不管不顾就把这些推荐的都买回来了。

尤其是买书和教辅这点,好像对很多父母来说,只要买了孩子就能提高似的


所以这就导致了不少父母发现买的时候没啥感觉,风卷残云一般痛快无比,但是等孩子升入下一个年级或者学段的时候,再去收拾书橱时却发现有太多的书、教辅一直在那里吃灰。

我把这种行为称之为“输人不输装备”,即甭管孩子是不是能看、能做,但是必须得把“装备”武装好

其实不差钱多买点也没啥关系,我反而最担心的是买了就要求孩子必须看、必须做

因为往往这种情况下你所给孩子挑选的这些别人推荐的书、教辅真的未必适合自己孩子当下的需求


而且还可能因为这样时间的浪费、行为上的忙碌,使得我们忽略了孩子自身真正需要提高的那些方面。

因此就会出现孩子很忙,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的情况。

所以,多买没关系、多做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针对性,起码看之前、做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做,以及我们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多点耐心

很多父母太急于让孩子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自己想要教给孩子的,或者是对孩子有不会的问题很容易自己就先陷入焦虑、急躁的状态,尤其是当讲一遍孩子不懂,讲两遍孩子还是不明白的时候,家长就开始有点情绪不稳定了

个人建议如果孩子真的就是理解上有困难,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非得马上去理解,我们可以标记一下、记录一下,然后把这个问题暂时一搁置。

不要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我怎么这么笨?


我们完全可以安慰孩子说:“

没关系,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你,对很多人其实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先暂时一放,后面我们再来看,说不定我们就能够理解了

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有注意也会发现其实现实就是如此。

有很多当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够理解的问题,过后换了一个环境、一种心情的时候,却可能豁然开朗。


反而如果当时父母非常的“急于求成”,孩子要么就会“不懂装懂”,要么就会开始畏惧跟我们以后继续交流不懂、不会的问题,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他们很不舒服的。

所以除非你能够保证你能够把这种分析当成跟孩子之间一个非常有趣的思维互动,否则一旦你发现你的心情已经开始变糟的话,一定要马上停止!

多看少说,多放少收,多引导少约束

这点是很多父母都容易犯的错。

比如孩子写作业、学习的时候有错,父母看到了就会马上去指出,然后给孩子哇啦哇啦讲一大堆,导致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已经变得支离破碎不完整了。

比如看到孩子思考时间过久,就急不可待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

父母不是不能就孩子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但是要注意时机。


首先我们一定要保证孩子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因为这样才能够锻炼孩子们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的习惯,这点会在孩子未来的学习中在“效率”上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不可能什么时候都给孩子去讲解,甚至未来我们也会有讲解不了的时候,所以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而如果我们总是干预,那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有不会的就问我们本身没问题,但是孩子们却可能自己根本就没怎么思考而是一看题目感觉自己不会就来问

所以要给孩子们一个自主思考的机会,非但如此,我们还要引导孩子去主动思考!多花点时间没关系,这些时间的投入会给未来带来更大的回报的。


最后不要管得太细、太多,不要让我们的“管”变成孩子们的“干扰源”。即便是发现孩子有问题了,那么也要让孩子先完成,然后要求孩子去检查,去找问题,并且可以跟孩子互动一下告诉他你发现了几处问题,如果孩子找到了可以给个什么奖励,如果没找到那就要如何处罚。

给孩子养成一个自觉检查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父母“找茬”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就先分享这三点注意事项,不知道作为家长的您是否躺枪,又或者是对我们的建议是否有异议?欢迎各位一起交流。至于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分享我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家长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